到金門,廣東粥是一定要吃的,
廣東粥,油條是絕配。
網路上最有名的廣東粥是壽記,
但是服務態度差,很多人都紛紛尋求另外的好滋味,
今天吃的龍河廣東粥是外甥極力推薦的,
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
廣東粥的對面就是城隍廟,
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是迎城隍的日子,
整個金城熱鬧滾滾,
有很多踩街的活動,
小時候,這一天是放假,不用上課的。
是金門的重要慶典之一。
經過整修過的城隍廟,顯得金碧輝煌,
小時候,我是不敢進城隍廟的,
因為我怕七爺,八爺和陰暗的廟堂。
吃完早餐,先去戶政事務所辦事。
再到中華電信辦了一個七天的網路,
上網斷斷續續,速度也不快,
最後幾天還是仰賴民宿的歪壞,
這個450的費用有點浪費了。
戶政事務所,對面是金城車站,
沿著車站有個下坡路段,
左邊一百多公尺可以到模範街,
右邊可以到金門鎮總兵署。
這裡為台閩地區碩果僅存的清朝總兵官署,極具保存價值。
已被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。
這裡被保存得相當的完整。
從小在這些小巷弄中穿來穿去,
熱鬧的小巷子變得好安靜,
看不到小孩嘻戲身影,
聽不到鄰居阿嫂阿婆的聊天聲,
一片寂靜,大部分的大門都上了鎖,
主人大部分都遷移到台灣找生活。
留下來的老厝任憑風吹雨打,
自然的凋零。
眼看他起朱樓,眼看他宴賓客,眼看他樓塌了。
右邊那棟三層樓老屋,是我外公的房子,
六七十年前是這條街唯一的樓房,
曾經是好多個金門唯一的..........,
如今令人有"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"的感嘆~~
吃飯皇帝大,感概歸感概,
飯還是要吃的,
小時候最喜歡吃這家的肉棕。
依舊是好吃,入口即化,
以前缺油水的時代,多麼覬覦那塊肥滋滋的肥肉,
如今,還得把那塊肥滋滋的肥肉挑出來,
只用舌尖剔出一小塊肉皮吃吃。
老夫子不吃肉棕,給他買台南土托魚羮和乾拌米粉,
老夫子不解的說,為何到金門要吃台南的,
啊你就不要挑了啦~~不然,連台南都沒得吃哦!
下午二三點後,這裡開始排隊買點心,
滿煎糕應該是麥煎糕的意思。
老闆娘忙著煎,一大塊很快就被買走。
煎餅的速度也很快,幾分鐘就煎好一片,
兩個鍋一起煎更快。
我也嘴饞的買了30元來吃,還不錯吃啦!
這是晚餐,一碗酸辣湯餃,一碗大鹵麵,一盘什錦鹵菜。
為何今天三餐都當老外呢,因為爸爸到嘉義複診了,
家裡沒大人,小孩就亂亂買亂亂吃。哈哈~~